别的,科研职员还在同时代的缅甸琥珀以及距今约1.25亿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热河生物群化石中,发明了一类专门以蘑菇为食的虫豸:巨须隐翅虫。这一证听说明,在约1.25亿年前的白垩纪晚期,就曾经存在蘑菇。这一发明,将蘑菇的来源至少前推了2000万年。
研讨团队引导者、南京古生物所研讨员黄迪颖先容,因为蘑菇生涯周期很短且质地柔嫩,很难保留为印痕化石。现在已知的蘑菇化石均来自琥珀。此前研讨中,仅发明过1枚距今1亿年前的琥珀蘑菇化石,但这枚标本保留欠佳,只保留了伞盖局部,因而人们对蘑菇的晚期演变汗青知之甚少。
原题目:迷信家发明迄今最陈旧的完全蘑菇化石
化石。材料图
此次,科研职员共网络了2万多枚构成于1亿年前白垩纪中期的缅甸琥珀标本。经由过程逐个挑选,共发明4枚包括有完全蘑菇化石的琥珀标本。从状态看,这些蘑菇化石与现生蘑菇十分相似,均有柱状的菌柄跟圆形的伞盖。它们体长2至3毫米,分辨属于4种蘑菇范例,极年夜地丰盛了白垩纪蘑菇的多样性。
蘑菇是一类年夜型高级真菌。当初人们罕见的多种食用真菌,如喷鼻菇、牛肝菌、金针菇等,均属于这一种别。
新华社南京3月17日电(记者 王珏玢)记者17日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讨所得悉,由中国、新西兰、美国古生物学者构成的团队,在一项最新研讨中发明了4枚距今1亿年阁下的蘑菇化石。这4枚蘑菇化石构造齐备,均保留在白垩纪中期的缅甸琥珀中,是迄今发明的最陈旧的完全蘑菇化石。
该研讨结果已于16日宣布于《天然通信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。相干研讨失掉中科院、科技部跟国度天然迷信基金委等的支撑。